项元福,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22年9月入学,计算机3222班的班长,曾任爱心协会宣传部负责人。从入学初的茫然无措到毕业时的目光如炬,他选择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肩负起自己的担当重任。
坚定信仰初心不改
百多年间,一代代中国人用各自的方式为信仰写下定义。字里行间流淌着相同的追求、勇气和力量。自入学之初,项元福便怀揣着对党的热爱与向往,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积极参与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在校期间,他作为互通学院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团代会和第四次学代会,会议期间听取了多名老师及同学的发言,感受到了坚定入党初心的必要性,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成为党员先锋模范的种子。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也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次在“IT星火”助残项目中,入党积极分子的他作为领队带领团队成员投身到活动中,当时在芜湖市弋江区星望家长支援中心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看着他,突然喊了他一声“妈妈”,踉踉跄跄地扑向并抱紧了他,那一刻,他感到诧异,随之而来的却是感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这类活动让他感到无比光荣且意义非凡,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始终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志愿服务收获成长
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青年,志愿服务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注定不可或缺。在团中央指导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项元福与团队来到了迎仙镇,与一群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陌生与疏远,到后来的熟悉与不舍,短短7天的时间里,他成为了他们的老师,他们也成为了他的学生。他深刻体悟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感受到了知识与技能传承的喜悦,也明白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担当,所在的团队荣获了2023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的称号。此后,他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中,参与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圆梦工程志愿服务等4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了641小时。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他不断秉持着助人为乐的理念,感受着知识传播的愉悦,体会到努力学习的必要。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用”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在“用”的时候才能查缺补漏,也只有“用”后才更加明晰学习的必要。一次,在网络安全宣讲时,因缺少宣传海报,但是请第三方公司制作价格较高,这时他运用所学技能制作了精美的海报;又一次,在老年人计算机科普活动中,队长让他上去向老年人进行科普,他一直胆怯而推诿,最后硬着头皮在目光交汇中,磕磕绊绊地以科普形式将所要讲授的知识技能通俗化;再一次,于支教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技术问题,他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耐心解答引导,使一个一个抽象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让孩子们稚嫩的脸庞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让他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克服诸多困难,方能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三年求学的过程中,他努力学习,对专业的学习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他的综合测评和学业成绩均位列班级第一,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秀的学习能力。他还积极参加专业知识技能竞赛,获得了校“广告设计技能赛项”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选拔赛二等奖、大学生讲思政课“新思想”赛道校选拔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深知自身仍有不足之处。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他决心坚定青春的理想信念,让这份信念成为指引前行的灯塔;他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准则;他渴望像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从最初的“历经风雨”到最终能够“遮风挡雨”,不仅为自己遮挡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更能在未来为更多人提供庇护与支持。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在挑战中锤炼自我,在困难面前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